Search

[為什麼焦慮依附比較難走出分手?]
在我的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,焦慮依附在分手後是最難走出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為什麼焦慮依附比較難走出分手?]
在我的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,焦慮依附在分手後是最難走出來的一群人。

如果你是一個焦慮依附者,當你在交往時,若是面臨爭吵,你通常會在大腦中冒出「分手算了」的念頭;但真正分手之後,你反而會覺得對方其實很好,希望能把對方追回來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

這是因為焦慮依附對於自己覺得很糟糕,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,然後某部分的焦慮依附,因為討厭處在這樣的焦慮狀態中,因此會把自己的焦慮歸因於自己的伴侶不適合自己,所以才會一直吵架,使得自己感到焦慮無比,因此,他們總是在吵架的當下,說出要分手的話。

但是在分手之後,由於焦慮依附的依附系統特別容易放大自己的壓力,因此感受到比其他依附類型更強烈的分離焦慮,在這個時候,他們反而會希望更靠近對方、把對方追回來。

在這樣的心態之下,他們會很努力地想靠近對方,而大腦也因此出現了所謂的認知失調:「要不是對方很好,我幹嘛要把對方追回來呢?」於是腦中便不斷出現彼此相處時的美好時光,忘記吵架時的痛苦。

而兩個焦慮依附在交往的時候,常常就會遇到上述的狀況,彼此在吵架的時候都說分手算了,結果分手之後又覺得很痛苦,依附系統強烈地運作著,促使彼此又再次複合。

我並不是說分分合合不好,而是想帶讀者看到自己在吵架時與分手後,為什麼那麼容易提分手與求複合,在知道這樣子的模式之後,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的情緒呢?

既然知道自己在吵架的時候很容易衝動分手,是不是可以在爭吵時喊暫停,很坦白告訴自己「我坦承我不是為了對方好,而是因為我自己有自己的需求。」

人是自私的,但自私不是重點,不必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置,把對方放在加害者的位置,兩個人一起坦承自己的需求,而不是攻擊對方不滿足自己的需求,或許能讓彼此的需求更容易被滿足。
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27532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每個人,都有與人連結的需求。」
View all posts